■本文作者/方德涵 醫師
現任:方德涵小兒專科診所院長
近年來,由於工業發達、文明進步,人類生活水準日漸提高,相對帶來環境污染及破壞!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飲食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因此,異位性皮膚炎、腸胃道過敏病等疾病之總和盛行率已遠超過30%。儘管近年來相關之醫藥研究己相當進步;但是氣喘過敏疾病的控制仍需病患、家屬及醫護人員多方面配合才能有效控制!基於「預防甚於治療」之觀念,及早注意預防之道,提高警覺應該可以有效地降低氣喘過敏疾病的發生。
一、懷孕(胎兒)期:
有過敏體質的孕婦應避免可能引起過敏之食物,可以減少胎兒發展成過敏體質之機會。一般而言,儘量佈置防塵防 之居家環境,減少海鮮類,堅果類等易致敏之食物,並禁止吸煙,避免吸入二手煙,及不必要之補胎藥品,將有助於減少過敏抗體之產生。
二、嬰幼兒期:
異位體質是遺傳性所引起的過敏發起體質,在受到環境誘因刺激才會發病,因此若家中已有二個以上過敏病患之家屬,應於嬰兒出生後的六個月內嚴格執行下列建議事項:
(一) 餵哺母乳時,母親應禁食家族中已被證實會造成過敏的食物
(較常見者為乳製品、蛋、魚、豆奶或花生、堅果等)。
(二) 不能餵哺母乳時,須使用水解蛋白嬰兒奶粉餵食。
(三) 六個月大後再添加固體食物(副食品)。
(四) 減少塵 、動物、香煙的接觸。
(五) 請洗手、戴口罩、少去公共場所減少病毒感染。
三、三歲以下兒童:
預防重點著重於環境的控制,除了傢俱、寢具單純化外,最重要的是謹慎選擇小孩長期活動的處所,例如:褓姆家或托兒所。若是小孩反覆發作氣管炎或鼻炎時,應該考慮改善其活動處所,甚至終止扥兒措施。
四、三歲以上兒童:
小孩若有過敏病將在這個時期,逐漸表現出來。
預防步驟如下:
(一) 觀察過敏原的特性:例如室內(外),早晚溫溼度、季節、二手煙、運動、情緒、感冒…等因素,以作為鑑別及避免過敏原之依據。
(二) 確定過敏原:
1、皮膚試驗最準確,但會疼痛。
2、IgE特殊抗體之測定,敏銳度較低。
(三) 避免過敏原:台灣地區家中塵 為主要過敏原約佔90%,避免方法很多,較經濟有效的方法是避免使用天然毛料、布料之寢飾、地毯,再加上枕頭套、被套、床套以透氣不透 的材質為內套,方可避免塵 及其排泄物。此外應以55~60°C熱水清洗外套,並保持室內相對溼度45~50%,即可有效預防。
(四) 藥物預防:當環境預防仍無法避免氣喘過敏疾病發生時,可在小兒過敏專科醫師指導下長期使用口服藥物,可安全有效地達到預防效果且無礙健康。
(五) 減敏治療:利用免敏治療的原理,長期慢慢注射過敏原,以刺激免疫系統,使其敏感度降低。效果頗佳,但需2~3年長期治療,且多少有副作用出現之機會!是前面預防方式都失敗時方才考慮。
基本上,氣喘過敏疾病乃是一種多重基因遺傳有關之慢性過敏性致發反應,且受到各種誘發因素之刺激後,才造成臨床上各種疾病!
在媽媽懷孕時(胎兒期)即需做好預防措施,出生後一歲內哺乳與副食品的添加亦需注意,而誘發因素的避免與預防更是減少嬰幼兒發病的重要措施!
三歲後過敏病正逐漸出現,需積極找出過敏原,並有效地隔離及避免,做好環境控制之預防!目前藥物是安全有效能預防氣喘過敏疾病之發作,而減敏治療是最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