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出處/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新手媽咪的第一本書"
本文作者/詹子慰 醫師

經歷/小兒科權威名醫/貝爾聯合診所院長
曾任/台安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曾任/馬偕醫院台北分院小兒部急救加護醫師
曾任/財團法人同仁醫院萬華醫院小兒科主任

寶寶玩到吐奶了
我記得曾經有個媽媽,一衝進診所就開始狂呼大叫,說自己的孩子吐奶了,診所其他人看到這位媽媽神色緊張,於是禮讓她優先看診。後來才知道這個寶寶兩個月大,平常有溢奶的現象,來診所前發生第一次的噴射性吐奶,不過並沒有其他的異狀發生。這名媽媽大概平常育兒的書看得不少,便很『專業』地問我,孩子是不是胃幽門狹窄、需不需要開刀等。我問了很久之後才知道,寶寶在吃完奶後沒多久,爸爸就跟他玩起來,這一玩對嬰兒而言實在太猛了,導致一放下寶寶,他便臉色大變,噴了一口長長的奶!
其實只要爸爸媽媽細心觀察,通常可以發現寶寶非疾病性的溢奶、吐奶因素,不必第一次吐奶就往壞的地方想,何況是自己和小寶寶玩得太猛呢!我常鼓勵很多新手父母做個『緊張型』的父母,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詢問小兒科醫生,但如果太過緊張,搞得自己也不好過,那可就不只是緊張型的父母囉!


皮膚黃黃的紅蘿蔔寶寶
也是有一回,有一位媽媽神色緊張的走進診間,她表示寶寶平常都很正常,但從七個月大起皮膚的顏色就開始泛黃,每個看到她寶寶的人都說有問題,於是她便緊張的要求為寶寶檢查肝臟。後來和媽媽聊了一下,才知道這位媽媽近視將近一千度,在相信食療的力量下,為了預防寶寶和自己一樣成為重度近視,於是每天餵食他大量的紅蘿蔔。我檢查了寶寶的肝臟,發現一點問題也沒有,於是笑笑地告訴這名媽媽,她的寶寶膚色會變黃的原因,是因為吃了太多紅蘿蔔而造成色素沉澱的現象
其實不只紅蘿蔔,像是芒果、地瓜這些較易產生色素沉澱的食物,從寶寶出生到一歲,只要吃多了,都會出現皮膚黃黃的情況,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不過食物的餵食原則還是以適量為主。這名媽媽在聽完我的詳細說明後,才展開笑顏鬆了一口氣。


◎小女娃的特別情形
某個媽媽帶著三個月大的寶寶來到我的診所,因為她發現小女兒的下體出現微微血絲,不知道是不是幫她洗澡洗得太用力,於是擔心地到診所來找我。其實女寶寶從出生起到半歲左右,偶爾都會產生所謂的『母體荷爾蒙流滯』,讓小小的孩子出現類似月經的現象,不過量很少,時間也很短,而這樣的分泌物都屬正常現象,不需要擔心。


◎我的寶寶有『橘紅尿尿』
另外我也曾看過一個寶寶有類似問題,媽媽還帶了寶寶的尿片,上面看得見寶寶的尿液呈現粉橘色的現象。為了慎重起見,我將寶寶的尿液拿來做檢驗,發現沒什麼問題,後來問了媽媽才知道,寶寶開始在吃含鐵劑的維他命,於是我告訴她,在吃含鐵劑的維他命時,偶爾會因為沒有完整吸收,從尿液中漏出與尿布化學作用產生的『橘紅尿尿』,是很自然的現象,並不是出血,而且絕對是偶發,不會一直存在,聽完之後媽媽才感到放心許多。


寶寶出生帶回家後,有什麼樣的易生疾病與寶寶息息相關呢?媽媽們不必慌,跟著醫生的建議做基本處理或就診動作,就可以幫助寶寶恢復健康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愛豬弟 的頭像
    超愛豬弟

    超愛豬弟的部落格

    超愛豬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