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 | |
小兒科學界的副食品添加建議 長久以來,學界對給予寶寶副食品原本就有二層意義,一方面是做為斷奶食物,即使可以其他食物替代將失去的母乳;二方面是積極的補充四至六個月大寶寶在熱量、鐵、維生素及其他可能缺乏的稀有元素。 寶寶吃的是副食品或是奶瓶添加物? 最初的副食品應給予什麼呢?一般建議可使用的食物有以下數種: 1.嬰兒穀類食品以補充熱量及鐵質,可以1:6重量比與母乳、配方奶粉混合(熱量約108cal/l),或與水混合(熱量約52cal/l);通常單一穀類(預煮過,已部分水解),尤其米(即一般的嬰兒米粉)的接受性相當良好。 2.較稀的泥狀蔬菜、水果及肉類均可,至於其使用順序並不重要。 媽媽們看到這裡,應可以很清楚了解,副食品與奶瓶添加物是完全不相同的,而嬰兒麥粉也並不是首選的副食品。 多樣化副食品可平衡營養素吸收 由於副食品中通常含有多量醣類,因此可以將配方奶粉為單一食物的熱量來源的缺點予以平衡。至於較高蛋白質含量的副食品,例如肉品,也可以與較低蛋白質含量(如水果及果汁),兩者間做一平衡。 從熱量角度考量,起初副食品可能因份量少,只佔全日熱量1/10不到;但是一至二個月後,多半已可佔約1/4至1/5的比例。我們要提醒的是,每日應給寶寶1~2次的副食品餵食(四~六個月大時),而種類則應多變化,才能在多樣化中提供各類營養素的補充。 應給予嬰兒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1)因應寶寶必然發生的厭奶期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1.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可以抱著坐。 促進寶寶副食品餵食的四大招數 (1)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醫師的建議與叮嚀 相信仔細看過以上說明,媽媽們必定可以充分明瞭給予寶寶副食品的種種重要觀念與實際做法。身為兒科醫師,我們堅持應給予寶寶吃的權利(除非有特殊的身體疾病,在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認為不適合給予副食品);而且應該使用正確的餵食方法,不要受廠商或左右親友不當的影響,反而給了寶寶錯誤的示範,其實反而剝奪了寶寶咀嚼的初期訓練;另外,也要仔細評估,並且均衡奶品及副食品的使用次數及份量,千萬不要勉強,而要順勢利導。最後,希望有心的媽媽們都可以最大的耐心與信心,樂觀的期待寶寶最愉快的副食品餵食經驗。 | |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
- Jun 19 Tue 2007 02:52
你該知道的副食品餵食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