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有培養高品質的兒童,才會有高品質的公民; 有高品質的公民,才有高品質的社會與國家。─盧梭

  人們通常會把性格的形成,與心理的發展連在一起。沒錯,有了
健康的心理,才會有優秀的性格。著名心理學家艾里克森透過臨床觀察與經驗總結,提出了「人格發展階段論」。他認爲,人的成長歷程可以劃分爲8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心理發展的關鍵期,能否順利度過這8個關鍵期,將決定這個人建立的是積極或消極的心理。

  值得爸媽注意的是,從
寶寶出生到6歲,這短短的6年間,就存在著3 個心理關鍵階段
  0~18個月:
學習信任的階段
  18個月~4歲,成爲自主者的階段
  4~6歲,發展主動性的階段

  由此可以看出,0~6歲是孩子個性形成、行爲發展的關鍵時期,若爸爸媽媽能抓住這3個時期,因勢利導,順勢培養孩子的優秀性格,或許就是把成功握在他的手上。

0~18個月
學習信任的階段
「我要
媽咪」—解讀寶寶的依戀情結
  若你的小寶貝對你顯現出格外地親暱,你走到哪,他都要像條小尾巴一樣跟著。要恭喜你,這表示你與他已經建立起了信任
關係

  寶寶對你的依戀,基於對你的信任。一個新生命剛來到了這個世界,恐懼和無助充斥著他的心靈,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還需要另一種感覺,就是愛和安全。

  這種安全感來自媽媽(或照顧者),實際上,媽媽(或照顧者)也是小寶寶和陌生世界之間各種物質和情感的聯繫。當你們之間信任建立起來以後,他就會對你産生無限的依戀,一刻都不想和你分開。

  這種看似平常的依戀,對於寶寶的影響,遠遠超出了
家庭這個小圈子。當寶寶從你身上知道你是可靠的,你的行爲也是可以預測的,他最初的信任就是從你這裡開始形成。長大之後,他會將這種信任延伸到其他人身上,促進人際智慧的發展。

對日後發展的影響
  艾里克森的研究指出:寶寶在開始生命的前2年裡,最重要的一個心理課題,是信任與不信任。這個課題若順利完成,孩子會發展出對人的信任,日後在青春期和成人以後,也更容易發展良好的人際
關係;若這個課題進行地並不順利,孩子會很難與人相處,經常缺乏對人的信任,在他中年、成年後,有可能遭遇不良的人際關係。  (待續)

給父母的話
  繁忙的都市
生活,讓我們太疲倦而無暇顧及身邊的小生命。對於寶寶,你的心中或許常有百般的無奈和萬般的歉疚,想著等哪天空下來,再彌補這段遺憾。可是,寶寶的成長來不及等你「空下來」;與其等待,不如抓住和寶寶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本文由
聰明寶寶雜誌摘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愛豬弟 的頭像
    超愛豬弟

    超愛豬弟的部落格

    超愛豬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