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彰基『染色體檢測晶片』抓出 千種遺傳性疾病 公佈日期: 2008/11/19 上午 11:16:54
|
| |
| 彰化基督教醫院耗時二年的時間,研發出全亞洲第一個『染色體檢測晶片』,這是全亞洲第一款以『基因』為單位進行設計的『染色體檢測晶片』,只需用胎兒絨毛、羊水等組織,單一晶片同時可檢測出超過一千個遺傳性疾病;其中包括了六百多個與染色體片斷重覆、缺失有關的遺傳性疾病,以及四百多個與單基因序列重覆、缺失有關的遺傳性疾病,預計將於12月中推出該款晶片,以期能提供給國人更好、更為有效率的疾病篩檢工具。
彰化基督教醫院特別召開記者會和國人分享,也讓國人對基因診斷晶片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並於本月16日在院內舉辦『2008第四屆國際基因體醫學研討會』,特別邀請到國內外多位著名學者,包括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瑞士、香港、新加坡及國內遺傳醫學界著名的學者專家,以一天的時間交流、討論,期能對『基因體學』、『遺傳診斷學』和『胎兒醫學』在台灣如何整合,如何做相關醫學研究,以及如何提供臨床醫學應用,提供一個學術交流、技術合作的平台。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 - 劉青山醫師表示,彰基針對國內的罕見疾病,研發出全亞洲第一個『染色體檢測晶片』,不但提昇台灣本土科技,也深具台灣生物科技走上國際里程碑的重大意義。
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 - 陳明醫師表示,基因晶片的誕生是因為人類基因組解碼後,將不同基因序列做在一個晶片上,希望能在一次實驗結果中即得到大量的遺傳資訊,格說起來,基因晶片不算是新的東西,自其開發以來,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一開始是作為偵測基因表現的微陣列晶片,多數用在基礎科學研究,但後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基因晶片的功能及用途也日趨擴展。
國外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商,為美國的安捷倫(Agilent)及Affymetrix.兩個公司都有生產已經做好的晶片以供科學研究之用,分為基因表現晶片,單一核?酸多形性晶片,以及全基因定量晶片,但後來兩個公司都希望針對客戶的需求,設計客戶有興趣的晶片.事實上,基因序列資料繁多,有些基因序列的缺失或擴增到底有沒有臨床意義並不太清楚,美國哈佛大學的Charles Lee博士,發現人類基因組內有許多份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tion),它的臨床意義要進一步評估。
染色體小片段的缺失或擴增,已知與許多遺傳疾病的發生有關,因此成為近年來 基因晶片設計的主要檢測項目,國外許多大學和生技公司,也設計各自的晶片,但原則上,大多數還是以晶片公司已經大量生產的成品來做臨床服務上的應用.這些地方比較著名的包括美國貝勒醫學院,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等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主要從事遺傳疾病的臨床診斷、諮詢服務及基礎研究,兩年前,單位主管劉青山 - 副院長及部主任 - 陳明醫師開始接觸基因晶片後,即體認該技術若應用於基因缺失檢測上,應可大大提升現有遺傳疾病診斷及篩檢效率,因此,兩人隨與部內副研究員 - 馬國欽博士及其他研究人員與安捷倫台灣分公司合作,進行新一代遺傳疾病檢驗晶片的研發工作,其晶片設計重點,除希望能對染色體小片段缺失或擴增進行檢測外,有希望將一些致病基因片段的外顯子缺失或擴增同時納入檢測範圍,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也是一項辛苦的工作,在歷時一年多的努力及改進後,第一代的檢測晶片已經設計完成,也完成初步品管及測試,我們將其命名為CytoScan晶片,這款晶片可以同時檢測超過一千種以上與染色體/基因片段重複/缺失有關的遺傳性疾病。
陳明表示,我們要強調的是,用安捷倫的系統,放入我們確定有臨床意義的基因序列做診斷,這樣的晶片是高度具有應用性的,目前正在進行專利申請,專利申請前,我們無法公布詳細內容,但綜合查詢無論是Affymetrix或者安捷倫的晶片目錄,這是亞洲少數,甚至唯一具有這樣設計概念的晶片,預計將於12月中推出該款晶片,以期能提供給民眾更好更為有效率的疾病篩檢工具。
陳明強調,彰基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中,邀請來自美國貝勒大學醫學院,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有在從事基因晶片診斷的學者來演講,希望能讓國人對於基因晶片診斷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更期許透過這一次的經驗交流,能謹慎的開始將基因晶片投入台灣臨床遺傳診斷的服務工作中。
|
|
|
|